站內(nèi)檢索
    您當前的位置 : 海北新聞網(wǎng)海北要聞
  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生動答卷——積石山6.2級地震青海省抗震救災側記
    來源:
    作者: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3-12-27 09:09:38
    編輯:李啟陽
    一夜間,黃河邊上的小縣城,聚焦萬千的目光,揪緊國人的心……
     
    12月18日23時59分,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(fā)生6.2級地震,震中距青海省省界最近距離5公里。地震影響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、化隆回族自治縣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4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419個行政村,其中民和縣官亭鎮(zhèn)、中川鄉(xiāng),循化縣道幃藏族鄉(xiāng)等地受災嚴重。在民和縣,地震引發(fā)的砂涌災害將兩個村子大半淹沒,造成人員傷亡。
     
   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受災群眾安危冷暖,地震發(fā)生后連夜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“要全力開展搜救,及時救治受傷人員,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”“要密切監(jiān)測震情和天氣變化,防范發(fā)生次生災害”“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”。
     
    根據(jù)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要求,12月19日早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率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甘肅、青海地震災區(qū)指導抗震救災工作。
     
    12月23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強赴甘肅、青海地震災區(qū)檢查指導受災群眾過冬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等工作,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,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
     
    震情就是命令,時間就是生命。青海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第一時間提出工作要求,省委副書記、省長吳曉軍立即前往省應急指揮部視頻調度部署,并連夜趕赴救災一線,現(xiàn)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。青海省上下聞令而動,抓實抓細各項工作,軍警部隊、應急、消防、交通、住建等省直各相關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迅速投入搶險救災,各方救援力量火速集結,各類搶險救援設備及時到位,各界愛心捐贈不斷馳援災區(qū),分秒必爭、全力以赴……
     
    現(xiàn)場救援,與時間賽跑
     
    速度間,可以洞見民生分量。
     
    “全家人再猛烈的搖晃中驚醒,趕緊跑到院子里,十幾分鐘后,劈里啪啦的響聲從后山傳來,村民的微信群里已經(jīng)通知讓大家報個平安……我們后來才知道是發(fā)生了砂涌。”回憶起18號晚上的情形,中川鄉(xiāng)金田村村民楊金步至今仍心有余悸,“二十幾分鐘后,鄉(xiāng)政府的工作人員就趕到村里,與村干部開始挨戶排查,沒多久,消防人員也到了。”
     
    “必須爭分奪秒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。要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,全力救治受傷人員,及時組織防災避險,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,盡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。”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。
     
    “給老百姓講一句話,我們已經(jīng)到了現(xiàn)場,現(xiàn)在全省的力量都在想方設法救援老百姓。”12月19日,在受災最嚴重的民和縣中川鄉(xiāng)草灘村、金田村現(xiàn)場,陳剛、吳曉軍要求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,進一步增派力量,盡一切努力搜救被困和失聯(lián)人員。
     
    地震引發(fā)砂涌災害的救援難度,比想象中更高。
     
    “本以為是地震后的房屋倒塌,沒成想到處是堆積達3米高、將民房吞沒的泥地沙海。”震后一個小時趕到現(xiàn)場的海東市消防救援支隊隊員劉曉鵬帶著隊員,冒著余震和陷泥的風險,完成了最初的廣域搜索。
     
    李雙才和戰(zhàn)友們就是第一批趕到的民兵應急隊伍。“凜冽的寒風中,一片漆黑,啥都看不見,在村民的帶領下,我們趕到被淤泥堵塞的干溝一帶,情況遠比想象的嚴重,只有清理掉淤泥,才能打通救援生命線。”
     
    黑夜、淤泥、寒冷……難以想象的難,但愈難愈要向前,因為那一頭是鄉(xiāng)親們焦灼的等待。
     
    大戰(zhàn)大考中,我們黨始終是人民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。
     
    地震發(fā)生后,青海民和縣金田村黨支部書記楊德錄立刻爬起來叫醒四鄰。想到離家一公里外有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腿腳不便,楊德錄組織黨員,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中,將老兩口背到了安全區(qū)域。10多分鐘后,砂涌毫無征兆地吞沒了半個村子。記者碰到他時,3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的楊德錄正帶著黨員,疾步穿梭在各個帳篷,安排落實物資發(fā)放、帳篷搭建、受災群眾入住。

     

     
    隨即,民和縣提級地震災害應急響應到I級。天剛擦亮,綜合協(xié)調組、震情災情研判組、搶險救援協(xié)調組、醫(yī)療防疫組、通信保障組等八個專門工作組快速成立,來自省上的武警官兵、消防人員、醫(yī)療人員已趕赴震區(qū),迅速開展工作。
     
    13個小時后,到19日13點,民和縣74個退服基站恢復通信49個、7條線路恢復通電1條,15處交通中斷處全部基本保通……縣上還安排4輛班車和2輛公交運送官亭中學學生200人至縣城安置點,調運帳篷142頂、發(fā)電機5臺、煤氣爐40個、棉衣325件、棉被152件、行軍床192張,各級醫(yī)療機構共救治地震傷員146人,同時,還組織人員對全縣8座水庫大壩、8座水電站、41座淤地壩、83處人飲供水工程、堤防進行了全方位排查,對因災不能正常上學的學生采取分流、停課等措施,并積極準備網(wǎng)上授課工作……
     
    減災救災是跨部門、跨區(qū)域等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,不是簡單的“物理相加”。救援時間緊,但更得講究科學。
     
    “當前抗震救災正處在關鍵時期,省指揮部已將地震災害應急響應等級升級。”12月19日,青海省“12·18”地震抗震救災現(xiàn)場指揮部成立,并在中川鄉(xiāng)召開第一次會議。對搜救失聯(lián)人員、醫(yī)療救治、衛(wèi)生防疫、群眾安置、基礎設施排查搶修、核查災情、維護安全穩(wěn)定、宣傳引導、災后恢復重建等重點工作進行科學部署。
     
    “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情況,我們采取‘順路開挖、由點拓面、網(wǎng)格搜尋’的戰(zhàn)法剝開履蓋層,對泥石流體失聯(lián)人員展開搜救并搶通道路,采取‘反鏟掏槽前進、接力開挖,裝載機轉運、農(nóng)用車出渣’的處置戰(zhàn)法,”現(xiàn)場負責人項正軍介紹,地震發(fā)生后,中國安能集團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,投入101人、48臺套裝備在青海省海東市中川鄉(xiāng)草灘村2號、3號、4號、5號點區(qū)域,中國安能救援隊共翻挖淤泥11余萬方,外運渣土3.2萬方,修筑應急施工便道400米、填筑石料1000余方。
     
    防災減災救災是評判國家動員力、體現(xiàn)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。一切,只因把“人民”二字置于心、重于鼎。
     
    百姓,也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最真摯的感情。“要是沒有村干部和民兵們,我們老倆口早就不在這了,這份情意,咱到啥時候都不能忘記!”村民何金山說。
     
    各方援助,涌動愛的暖流
     
    “災區(qū)地處高海拔區(qū)域,天氣寒冷,要密切監(jiān)測震情和天氣變化,防范發(fā)生次生災害。要盡快組織調撥搶險救援物資,搶修受損的電力、通訊、交通、供暖等基礎設施,妥善安置受災群眾,保障群眾基本生活,并做好遇難者家屬安撫等工作。”總書記的指示包含著殷殷關懷、深情牽掛,也為抗震救災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     
    從青海省民和縣高速口抗震救災專用通道駛出,往南再走70公里,便到達官亭鎮(zhèn)。作為青海受災最重的區(qū)域之一,這里車流量很大,帶有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”橫幅的物資貨車往來頻繁。安置點上,除了青海武警支隊、消防應急支隊在救援保障,掛著其他省份車牌的車輛不停駛入,車上卸下的礦泉水、方便面、棉衣棉被等物資,悉數(shù)分發(fā)到群眾手中。
     
    與此同時,果洛州的牦牛肉來了、黃南州的棉帳篷來了、海西州的煤炭來了,還有江蘇的棉衣、被褥,重慶、四川的捐款,正源源不斷趕來……
     
    各方力量的匯聚,讓溫情流動在震區(qū)的角角落落。大家彼此素不相識,卻人人連心。
     
    官亭鎮(zhèn)的“四千年拉面”館門店雖因破裂關門,卻支起了“地攤面館”,坐滿了受災群眾;中川鄉(xiāng)金田村臨時安置點,有個“胡子哥”愛心拉面攤,師傅奮力甩著拉面,7名同村村民一起忙活,他們來自民和縣百公里外的巴子溝村。“胡子哥”說,“我們自發(fā)捐款,災情一天不退,就堅持把拉面攤開下去”。不懼災情,不怕天寒,一碗碗熱乎拉面,讓寒冬里的煙火氣直抵人心,升騰大愛溫度。

     

     
    “一切為了災區(qū),全力支援災區(qū)”共同的信念,凝聚共同的力量。
     
    有力、有序、有效地匯聚、整合各方救援力量,既展現(xiàn)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物質保障條件,也讓廣大群眾相信災難有多大、力量就有多強。
     
    “我們發(fā)動在海東地區(qū)掛職的援青干部積極參與災后救援工作,第一時間摸排災區(qū)藥品、帳篷、食品、冬衣等救援物資需求,對接組織江蘇后方調配救援及捐助物資。”海東市政府副秘書長、無錫市對口幫扶海東市工作組組長浦向民說。截止21日中午,民和縣累計發(fā)放到位救災帳篷、折疊床、棉被褥、棉大衣、取暖設備等各類救災物資5.94萬件套,同時,海東市紅十字會及民和縣、化隆縣、循化縣共接收到社會各界愛心捐款5486萬元,接收救災帳篷、折疊床、棉大衣、棉被褥、取暖設備等各類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1278萬元。據(jù)青海省慈善總會公布的消息,20日到24日,青海慈善總會共接收各界捐款3099.49萬元。
     
    一串串數(shù)字、一個個小組、一項項舉措,爭分奪秒的背后,刻錄著最真實的民生溫度。
     
    消防橙、志愿藍、醫(yī)護白,成百上千的身影,匯入冬日的高原小縣城,平凡而堅毅。
     
    “從前一天夜里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,戰(zhàn)友們坐著都能睡著,但是沒有一個人認慫,因為只要多干一些、再快一些,就能多一線生的希望,多搭一頂帳篷、多蓋一間廁所,老百姓就能多一些方便。”李雙才滿是血絲的眼神無比堅定。
     
    “18號上午剛辦完出閣宴,晚上就發(fā)生地震,得知單位組織了救援小組,我們第一時間就上來了。”中國交建集團朱守英和程兆彬這對“準新人”感動著許多人。
     
    而在救援一線,哪一個不是“李雙才”“朱守英”“程兆彬”?
     
    安置,撐起群眾溫暖的家
     
    “要讓群眾有地方住、有熱飯吃、不挨凍。”中川鄉(xiāng)鄉(xiāng)政府三樓,青海省“12•18”地震抗震救災現(xiàn)場指揮部,一次次傳出的樸素話語,蘊含著最深情的承諾。

     

     
    中川鄉(xiāng)美一小學校園內(nèi),上百頂帳篷依次排列,到晚上,點點燈光亮起,為寒冷的冬夜添上溫暖的光暈。
     
    這里,就是民和縣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,也是受災老百姓“臨時的家”。
     
    “地震完第二天,鄉(xiāng)上就組織我們搬到這里,被子、褥子、折疊床、火爐,啥都有,吃飯就在院子里,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做,到點開飯!雖然遭了這么大難,但咱心里明白,有黨和政府幫助咱,把咱想不到的都給咱想到了,一切都會好起來!”今年80歲的龔尕芳老人是草灘村的一名村民,地震讓家里的幾間房子開裂,院墻也都倒塌,但老人心里很踏實,“能不能吃飽、睡得怎么樣、還缺不缺啥,這是這兩天聽到最多的問候,這一串串問,真是暖到咱的心坎里。”
     
    與此同時,一個個吊裝箱式房正在抓緊搭建。
     
    在官亭鎮(zhèn)、中川鄉(xiāng),有的在為箱式房接電線,有的正將折疊床、被褥、床單、火爐、煤炭等生活物資搬進箱式房。“我們現(xiàn)在的重點,是把受災群眾從應急帳篷慢慢轉移到過渡安置住所里。”民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焦興龍介紹,民和縣目前搶建箱式房700多套,優(yōu)先安置有需求的老人兒童及家屬。
     
    “快進來喝口水,”63歲的喇自蘭把記者招呼進自己的屋子,又忙著從兜里找出兩塊糖塞給記者。喇自蘭是個利索人,屋子被子疊得整整齊齊,地下的臉盆里放著嶄新的洗漱用品和毛巾,窗戶上方還裝有空調,旁邊是一個取暖爐,爐子旁捂著幾袋中藥制劑,屋內(nèi)溫度在20度左右。“昨天晚上剛住進來,現(xiàn)在有了‘新家’了!”喇自蘭說。
     
    一個民族的守望相助凝聚于此,一個國家的眾志成城傾注于此。這是青海的金田村,這更是金田村里的青海——
     
    “明天我把家里的4口人送到別村親戚家里去,然后就開著自己的貨車去拉物資。四面八方不認識的人都跑來救災,我們更得行動起來!”金田村村民楊存林說。
     
    “在物資供應方面,政府盡了力,大家都看在眼里,也記在心里。我這兩天在想,重建的時候,咱要第一個報名!”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(xiāng)牙木村村民普華才讓說。
     
    “接下來,我們將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,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,把群眾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,及時了解受災群眾困難訴求,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,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。”青海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。
     
    又是一個傍晚,吃完牛肉面的人們早早進了住處,點點燈光在黑夜中亮起,遠處,清清黃河水不息流淌,一個嶄新的春天正在積蓄力量……(完)
    推薦閱讀
    夏吾杰主持召開紅色研學工作安排部署會議
    州政府黨組務虛會議召開 張勝源主持
    海北州2023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夏吾杰出席并講話 張勝源主持
    夏吾杰、張勝源督導檢查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工作時強調 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思想自覺抓好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整治工作
    24H熱點
  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生動答卷——積石山6.2級地震...
    海北州召開第五批援青醫(yī)療人才迎送大會
    海北290余萬元救災款物馳援海東地震受災地區(qū)
    全州政法系統(tǒng)開展廉政文化書畫展
    黃河同脈 魯青情深——山東援青醫(yī)療團隊深入地震災...
    再次預撥4億元!支持甘肅、青?拐鹁葹
    李強在甘肅、青海地震災區(qū)檢查指導受災群眾過冬安...
    海北州委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召開
    海北州召開全州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工作會議
    海北深挖本土資源 打造紅色研學體系
    視聽海北
    向往崗什卡
    向往崗什卡
    青海湖日出
    青海湖日出
    在金沙灣欣賞水天一色青海湖
    在金沙灣欣賞水天一...
    青海湖:風光壯美鳥蹁躚
    青海湖:風光壯美鳥蹁躚
    青海湖冬季的魅力
    青海湖冬季的魅力
    冬韻青海湖
    冬韻青海湖
    科普宣傳 | 地震救援中的“黃金72小時”
    科普宣傳 | 地震救援...
    預防電信詐騙
    預防電信詐騙
    主辦:中共海北州委宣傳部 技術支持:青海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
    免責聲明:海北新聞網(wǎng)由中共海北州委宣傳部主辦,青海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和域名備案管理。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發(fā)布和審核均由海北州委宣傳部負責。
    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:63120190003 青ICP備08000131號 青公網(wǎng)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    img

  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生動答卷——積石山6.2級地震青海省抗震救災側記

    2023-12-27 09:09
    海北新聞發(fā)布門戶網(wǎng)站
   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
    img

  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生動答卷——積石山6.2級地震青海省抗震救災側記

    2023-12-27 09:09
    海北新聞發(fā)布門戶網(wǎng)站
   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(fā)送給朋友、保存圖片
    您當前的位置 : 海北新聞網(wǎng)海北要聞

  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生動答卷——積石山6.2級地震青海省抗震救災側記

  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23-12-27
    • 編輯:李啟陽
    一夜間,黃河邊上的小縣城,聚焦萬千的目光,揪緊國人的心……
     
    12月18日23時59分,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(fā)生6.2級地震,震中距青海省省界最近距離5公里。地震影響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、化隆回族自治縣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4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419個行政村,其中民和縣官亭鎮(zhèn)、中川鄉(xiāng),循化縣道幃藏族鄉(xiāng)等地受災嚴重。在民和縣,地震引發(fā)的砂涌災害將兩個村子大半淹沒,造成人員傷亡。
     
   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受災群眾安危冷暖,地震發(fā)生后連夜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“要全力開展搜救,及時救治受傷人員,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”“要密切監(jiān)測震情和天氣變化,防范發(fā)生次生災害”“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”。
     
    根據(jù)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強總理要求,12月19日早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率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甘肅、青海地震災區(qū)指導抗震救災工作。
     
    12月23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強赴甘肅、青海地震災區(qū)檢查指導受災群眾過冬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等工作,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,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
     
    震情就是命令,時間就是生命。青海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第一時間提出工作要求,省委副書記、省長吳曉軍立即前往省應急指揮部視頻調度部署,并連夜趕赴救災一線,現(xiàn)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。青海省上下聞令而動,抓實抓細各項工作,軍警部隊、應急、消防、交通、住建等省直各相關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迅速投入搶險救災,各方救援力量火速集結,各類搶險救援設備及時到位,各界愛心捐贈不斷馳援災區(qū),分秒必爭、全力以赴……
     
    現(xiàn)場救援,與時間賽跑
     
    速度間,可以洞見民生分量。
     
    “全家人再猛烈的搖晃中驚醒,趕緊跑到院子里,十幾分鐘后,劈里啪啦的響聲從后山傳來,村民的微信群里已經(jīng)通知讓大家報個平安……我們后來才知道是發(fā)生了砂涌。”回憶起18號晚上的情形,中川鄉(xiāng)金田村村民楊金步至今仍心有余悸,“二十幾分鐘后,鄉(xiāng)政府的工作人員就趕到村里,與村干部開始挨戶排查,沒多久,消防人員也到了。”
     
    “必須爭分奪秒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。要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,全力救治受傷人員,及時組織防災避險,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,盡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。”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。
     
    “給老百姓講一句話,我們已經(jīng)到了現(xiàn)場,現(xiàn)在全省的力量都在想方設法救援老百姓。”12月19日,在受災最嚴重的民和縣中川鄉(xiāng)草灘村、金田村現(xiàn)場,陳剛、吳曉軍要求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,進一步增派力量,盡一切努力搜救被困和失聯(lián)人員。
     
    地震引發(fā)砂涌災害的救援難度,比想象中更高。
     
    “本以為是地震后的房屋倒塌,沒成想到處是堆積達3米高、將民房吞沒的泥地沙海。”震后一個小時趕到現(xiàn)場的海東市消防救援支隊隊員劉曉鵬帶著隊員,冒著余震和陷泥的風險,完成了最初的廣域搜索。
     
    李雙才和戰(zhàn)友們就是第一批趕到的民兵應急隊伍。“凜冽的寒風中,一片漆黑,啥都看不見,在村民的帶領下,我們趕到被淤泥堵塞的干溝一帶,情況遠比想象的嚴重,只有清理掉淤泥,才能打通救援生命線。”
     
    黑夜、淤泥、寒冷……難以想象的難,但愈難愈要向前,因為那一頭是鄉(xiāng)親們焦灼的等待。
     
    大戰(zhàn)大考中,我們黨始終是人民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。
     
    地震發(fā)生后,青海民和縣金田村黨支部書記楊德錄立刻爬起來叫醒四鄰。想到離家一公里外有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腿腳不便,楊德錄組織黨員,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中,將老兩口背到了安全區(qū)域。10多分鐘后,砂涌毫無征兆地吞沒了半個村子。記者碰到他時,3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的楊德錄正帶著黨員,疾步穿梭在各個帳篷,安排落實物資發(fā)放、帳篷搭建、受災群眾入住。

     

     
    隨即,民和縣提級地震災害應急響應到I級。天剛擦亮,綜合協(xié)調組、震情災情研判組、搶險救援協(xié)調組、醫(yī)療防疫組、通信保障組等八個專門工作組快速成立,來自省上的武警官兵、消防人員、醫(yī)療人員已趕赴震區(qū),迅速開展工作。
     
    13個小時后,到19日13點,民和縣74個退服基站恢復通信49個、7條線路恢復通電1條,15處交通中斷處全部基本保通……縣上還安排4輛班車和2輛公交運送官亭中學學生200人至縣城安置點,調運帳篷142頂、發(fā)電機5臺、煤氣爐40個、棉衣325件、棉被152件、行軍床192張,各級醫(yī)療機構共救治地震傷員146人,同時,還組織人員對全縣8座水庫大壩、8座水電站、41座淤地壩、83處人飲供水工程、堤防進行了全方位排查,對因災不能正常上學的學生采取分流、停課等措施,并積極準備網(wǎng)上授課工作……
     
    減災救災是跨部門、跨區(qū)域等協(xié)同聯(lián)動,不是簡單的“物理相加”。救援時間緊,但更得講究科學。
     
    “當前抗震救災正處在關鍵時期,省指揮部已將地震災害應急響應等級升級。”12月19日,青海省“12·18”地震抗震救災現(xiàn)場指揮部成立,并在中川鄉(xiāng)召開第一次會議。對搜救失聯(lián)人員、醫(yī)療救治、衛(wèi)生防疫、群眾安置、基礎設施排查搶修、核查災情、維護安全穩(wěn)定、宣傳引導、災后恢復重建等重點工作進行科學部署。
     
    “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情況,我們采取‘順路開挖、由點拓面、網(wǎng)格搜尋’的戰(zhàn)法剝開履蓋層,對泥石流體失聯(lián)人員展開搜救并搶通道路,采取‘反鏟掏槽前進、接力開挖,裝載機轉運、農(nóng)用車出渣’的處置戰(zhàn)法,”現(xiàn)場負責人項正軍介紹,地震發(fā)生后,中國安能集團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,投入101人、48臺套裝備在青海省海東市中川鄉(xiāng)草灘村2號、3號、4號、5號點區(qū)域,中國安能救援隊共翻挖淤泥11余萬方,外運渣土3.2萬方,修筑應急施工便道400米、填筑石料1000余方。
     
    防災減災救災是評判國家動員力、體現(xiàn)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。一切,只因把“人民”二字置于心、重于鼎。
     
    百姓,也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最真摯的感情。“要是沒有村干部和民兵們,我們老倆口早就不在這了,這份情意,咱到啥時候都不能忘記!”村民何金山說。
     
    各方援助,涌動愛的暖流
     
    “災區(qū)地處高海拔區(qū)域,天氣寒冷,要密切監(jiān)測震情和天氣變化,防范發(fā)生次生災害。要盡快組織調撥搶險救援物資,搶修受損的電力、通訊、交通、供暖等基礎設施,妥善安置受災群眾,保障群眾基本生活,并做好遇難者家屬安撫等工作。”總書記的指示包含著殷殷關懷、深情牽掛,也為抗震救災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     
    從青海省民和縣高速口抗震救災專用通道駛出,往南再走70公里,便到達官亭鎮(zhèn)。作為青海受災最重的區(qū)域之一,這里車流量很大,帶有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”橫幅的物資貨車往來頻繁。安置點上,除了青海武警支隊、消防應急支隊在救援保障,掛著其他省份車牌的車輛不停駛入,車上卸下的礦泉水、方便面、棉衣棉被等物資,悉數(shù)分發(fā)到群眾手中。
     
    與此同時,果洛州的牦牛肉來了、黃南州的棉帳篷來了、海西州的煤炭來了,還有江蘇的棉衣、被褥,重慶、四川的捐款,正源源不斷趕來……
     
    各方力量的匯聚,讓溫情流動在震區(qū)的角角落落。大家彼此素不相識,卻人人連心。
     
    官亭鎮(zhèn)的“四千年拉面”館門店雖因破裂關門,卻支起了“地攤面館”,坐滿了受災群眾;中川鄉(xiāng)金田村臨時安置點,有個“胡子哥”愛心拉面攤,師傅奮力甩著拉面,7名同村村民一起忙活,他們來自民和縣百公里外的巴子溝村。“胡子哥”說,“我們自發(fā)捐款,災情一天不退,就堅持把拉面攤開下去”。不懼災情,不怕天寒,一碗碗熱乎拉面,讓寒冬里的煙火氣直抵人心,升騰大愛溫度。

     

     
    “一切為了災區(qū),全力支援災區(qū)”共同的信念,凝聚共同的力量。
     
    有力、有序、有效地匯聚、整合各方救援力量,既展現(xiàn)了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物質保障條件,也讓廣大群眾相信災難有多大、力量就有多強。
     
    “我們發(fā)動在海東地區(qū)掛職的援青干部積極參與災后救援工作,第一時間摸排災區(qū)藥品、帳篷、食品、冬衣等救援物資需求,對接組織江蘇后方調配救援及捐助物資。”海東市政府副秘書長、無錫市對口幫扶海東市工作組組長浦向民說。截止21日中午,民和縣累計發(fā)放到位救災帳篷、折疊床、棉被褥、棉大衣、取暖設備等各類救災物資5.94萬件套,同時,海東市紅十字會及民和縣、化隆縣、循化縣共接收到社會各界愛心捐款5486萬元,接收救災帳篷、折疊床、棉大衣、棉被褥、取暖設備等各類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1278萬元。據(jù)青海省慈善總會公布的消息,20日到24日,青海慈善總會共接收各界捐款3099.49萬元。
     
    一串串數(shù)字、一個個小組、一項項舉措,爭分奪秒的背后,刻錄著最真實的民生溫度。
     
    消防橙、志愿藍、醫(yī)護白,成百上千的身影,匯入冬日的高原小縣城,平凡而堅毅。
     
    “從前一天夜里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,戰(zhàn)友們坐著都能睡著,但是沒有一個人認慫,因為只要多干一些、再快一些,就能多一線生的希望,多搭一頂帳篷、多蓋一間廁所,老百姓就能多一些方便。”李雙才滿是血絲的眼神無比堅定。
     
    “18號上午剛辦完出閣宴,晚上就發(fā)生地震,得知單位組織了救援小組,我們第一時間就上來了。”中國交建集團朱守英和程兆彬這對“準新人”感動著許多人。
     
    而在救援一線,哪一個不是“李雙才”“朱守英”“程兆彬”?
     
    安置,撐起群眾溫暖的家
     
    “要讓群眾有地方住、有熱飯吃、不挨凍。”中川鄉(xiāng)鄉(xiāng)政府三樓,青海省“12•18”地震抗震救災現(xiàn)場指揮部,一次次傳出的樸素話語,蘊含著最深情的承諾。

     

     
    中川鄉(xiāng)美一小學校園內(nèi),上百頂帳篷依次排列,到晚上,點點燈光亮起,為寒冷的冬夜添上溫暖的光暈。
     
    這里,就是民和縣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,也是受災老百姓“臨時的家”。
     
    “地震完第二天,鄉(xiāng)上就組織我們搬到這里,被子、褥子、折疊床、火爐,啥都有,吃飯就在院子里,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做,到點開飯!雖然遭了這么大難,但咱心里明白,有黨和政府幫助咱,把咱想不到的都給咱想到了,一切都會好起來!”今年80歲的龔尕芳老人是草灘村的一名村民,地震讓家里的幾間房子開裂,院墻也都倒塌,但老人心里很踏實,“能不能吃飽、睡得怎么樣、還缺不缺啥,這是這兩天聽到最多的問候,這一串串問,真是暖到咱的心坎里。”
     
    與此同時,一個個吊裝箱式房正在抓緊搭建。
     
    在官亭鎮(zhèn)、中川鄉(xiāng),有的在為箱式房接電線,有的正將折疊床、被褥、床單、火爐、煤炭等生活物資搬進箱式房。“我們現(xiàn)在的重點,是把受災群眾從應急帳篷慢慢轉移到過渡安置住所里。”民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焦興龍介紹,民和縣目前搶建箱式房700多套,優(yōu)先安置有需求的老人兒童及家屬。
     
    “快進來喝口水,”63歲的喇自蘭把記者招呼進自己的屋子,又忙著從兜里找出兩塊糖塞給記者。喇自蘭是個利索人,屋子被子疊得整整齊齊,地下的臉盆里放著嶄新的洗漱用品和毛巾,窗戶上方還裝有空調,旁邊是一個取暖爐,爐子旁捂著幾袋中藥制劑,屋內(nèi)溫度在20度左右。“昨天晚上剛住進來,現(xiàn)在有了‘新家’了!”喇自蘭說。
     
    一個民族的守望相助凝聚于此,一個國家的眾志成城傾注于此。這是青海的金田村,這更是金田村里的青海——
     
    “明天我把家里的4口人送到別村親戚家里去,然后就開著自己的貨車去拉物資。四面八方不認識的人都跑來救災,我們更得行動起來!”金田村村民楊存林說。
     
    “在物資供應方面,政府盡了力,大家都看在眼里,也記在心里。我這兩天在想,重建的時候,咱要第一個報名!”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(xiāng)牙木村村民普華才讓說。
     
    “接下來,我們將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各項工作,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,把群眾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,及時了解受災群眾困難訴求,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,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。”青海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。
     
    又是一個傍晚,吃完牛肉面的人們早早進了住處,點點燈光在黑夜中亮起,遠處,清清黃河水不息流淌,一個嶄新的春天正在積蓄力量……(完)

    主辦:中共海北州委宣傳部
    技術支持:青海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中心
    青ICP備08000131號 青公網(wǎng)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
    青草综合久久_2021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_正在播放欧美女同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_亚洲无码手机在线观看